教育天地
在行為習慣的總結反思中尋求人格的升華 在學科知識的溫故知新中尋求學法的感悟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2009年1月5日,也是新的一年的第一次升旗儀式,值此新年來臨之際,首先我代表學校向全校廣大師生員工致以新年的最良好的祝愿,祝愿大家事業有成、學習進步!今天是元月5日,離開放寒假只有1周時間,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在行為習慣的總結的反思中尋求人格的升華,在學科知識的溫故知新中尋求學法的感悟”。
經過一學期老師的教導,同學們的幫助,廣大同學思想覺悟不斷提高,道德水準與日俱增,健康、健全的人格正不斷形成,這是令人欣慰、可喜可賀的。但我們還必須看到整體上發展不平衡,少數同學“規范意識、責任意識、公德意識、是非意識”還很淡薄。例如:校園里還有少數人偷偷摸摸騎自行車;校園里特別在食堂的樓梯處還有少數人亂拋餐巾紙、方便袋;校園里還有不少人對躺在地上的紙屑視而不見、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新落成的初一教學樓,雖然愛惜公物和廁所衛生有所好轉,但仍有個別好奇心沒有滿足的人想做害群之馬,想以身試法,但違紀者要注意這樣一個事實,要得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另外,在本次校園文化藝術節上,年級上自主承辦的兩臺節目,我們有少數班級的部分同學缺乏正確的是非意識,缺乏高尚的審美情趣,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節目也上了我們神圣的大舞臺。所有這一切,雖然是瑕疵、雖然是支流,但它是學校發展、同學們成人進程中極不和諧的音符。學校首先是育人的搖籃,高尚情操的陶冶、良好習慣的養成這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學生成人成才的第一要素。我想,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學期結束工作小結的機會,回顧一下一學期來自己的言行哪些與《中學生守則》相吻合,哪些與學校與時俱進出臺的《新三好》的標準相一致,哪那些還與學校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規范要求相違背,只有這樣不斷總結反思,才能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也才能在為實現自己富國強民的人生追求中得到雖苦猶甜的尉籍。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各門功課的知識是零散的、不系統的。品種繁多的作業,密密麻麻的筆記,大家都有把書本學厚、難理頭緒的感覺。那么如何將繁而厚的學科知識變成精而薄的自己的知識體系呢?無疑,就在眼前的期末的復習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十分珍惜期末復習這一溫故知新的機會,要徹底將各門功課進行疏理、歸類、總結、反思、感悟。要知道,這是一個比考試更重要的工作,考試只是促成我們復習的手段,學習的真正的目的,應是對所學知識居高臨下的認識和在溫故知新的實踐中對自己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感悟。說到底,我們現在的學習不僅“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會知識的過程中 “學會學習”。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方法決勝一切。最后的復習正是對自己各門功課學習方法最好的盤點,我認為,學習方法有從底到高的四個層次,這就是:“模仿、思考、反思、創新”。我希望同學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學法,看有沒有實現從“機械模仿”到“被動思考”,再從“被動思考”到“主動反思”,再從“主動反思”到“積極創新”的四步跨越。實現這四步跨越,我們就能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挑戰、學習是一種樂趣、學習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
同學們,新的一年已經按自然規律來到,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人生能有幾回博,讓我們從新的一年第一天的學習生活開始,在思想品德的回顧總結中,在學科知識的溫故知新中,不斷反思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優異的成績向黨和人民,向關愛我們的父母師長,交一份無愧、無悔的滿意答卷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