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時空
江蘇省東臺中學學生作業規范
(一)學生作業可分為預習作業、課堂作業、課后作業及實驗作業,應根據教學需要布置和檢查。課堂作業必須由學生在課內當堂完成,延伸到課外的部分應視為課后作業。
(二)作業的分量和難度應按照大綱要求,符合學生實際。同一備課組各任課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分量要經過集體備課達到統一,教師備課時要弄清教材中習題安排的意圖,熟悉這些作業,以便恰當地配置和指導。
(三)作業布置要有針對性,要讓學生通過各種典型題的練習,鞏固基本知識概念,掌握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逐步形成能力。因學生實際的需要,可利用講義補充一定量的作業。任何教師不得組織學生訂購教學參考用書。
(四)每天課外作業的總量,一般不超過二小時。要注意各科作業份量的平衡,每天、每周各科作業份量的分配基本合理,學生負擔適當。
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每周要補充給學生一份完成時間不超過45分鐘的講義。政治、歷史、地理、生物每兩周要補充給學生一份完成時間不超過45分鐘的講義。此外,語文每學期做八篇大作文,每兩周做一次片段作文,每單元做一次測驗。數學每節課后布置一次書面作業,每次作業數量以大多數學生在40分鐘內完成為宜,每章做一次測驗。物理、化學每節課布置作業的量平均不超過20分鐘完成為宜,每章做一次測驗。外語每節課留課后作業(包括練習冊、講義),作業時間不超過20分鐘,每兩周寫一篇英語作文,每三個單元做一次測驗。文科的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的生物每節課后可留20分鐘的作業。
(五)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要求學生做到先復習、后作業,先審題、后解答。作業格式要正確,用字要規范,字跡要端正,不符合要求的要重做。要鼓勵獨立思考和創造精神。
(六)及時認真批改和分析。一般每個學科只使用一本練習本,要在下一次授課前批改完上一次的作業。凡書面作業、小測驗都要全批全改。作業批改要有記錄,對于作業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在下次授課中及時矯正。個別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眉批或面批進行個別指導。做錯的作業,一律要求訂正,訂正后的作業必須批改。作業批改一律記分,并簽署批改日期。發現學生作業中的獨特見解要表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