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認識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知道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
【自學填空】
1.經濟、政治與文化是社會生活的三大基本領域。其中, 是基礎, 是
的集中表現, 是 和 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 ,又 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 。
不同的文化,對 、 的影響不同。對 的作用也不同。
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與 、 相互交融的特點,日益顯著。
4.當今世界,各國之間 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 、 、 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 。
5.在 和 進程中,處于弱勢地位的 國家,不僅在 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在 上也面臨嚴峻挑戰。
6.我國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把 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 ,激發 ,提高 ,為經濟建設提供 、 和 。
【課堂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小農意識”、“計劃經濟思想”、“官本位觀念”一直是束縛我國中西部許多省市發展的“三條繩鎖”。這說明
A.經濟決定文化 B.文化反作用于經濟
C.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D.先進、健康的文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已經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這說明
A.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 B.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
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D.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3.恩格斯:“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列寧:“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毛澤東:“主義譬如一面旗幟。”以上論斷共同說明
A.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決定經濟和政治
C.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
4.近幾年,世界各地出現的“漢語熱”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巨大潛力。這個觀念肯定了
A.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B.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對經濟具有重大影響
5.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一直影響中日關系的發展,并最終對中日兩國的經濟合作造成嚴重影響。這說明
A.兩國文化存在著根本沖突 B.兩國文化差異決定兩國政治分歧不可調和
C.文化對政治、經濟具有重大影響 D.文化對政治、經濟具有決定作用
6.對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決定 ②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 ③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 ④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150多年來,《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被譯成20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對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說明
A..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產生影響
D..文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8.近年來,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年產值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每年的出口額達80億英鎊,很大地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這段話說明
A.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心環節
C.文化對經濟有反作用,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9.一位哲學家曾打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這一說法表明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是
①沒有文化,經濟和政治就不會存在 ②經濟和政治是由人類創造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是相互決定的 ③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政治和經濟的反映 ④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給予政治和經濟以重大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簡析題
7.文化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唯一力量。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辨題看到了文化的重要力量有一定的道理。
(2)不同的文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不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所以只有先進、健康的文化才會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
(3)文化是重要的力量,生產力、科技等也是重要的力量。所以,辨題中把文化說成是唯一力量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