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昨天的初心,貴在總結謀新;奮進今天的征程,矢志超越革新;追夢明天的愿景,勤于賦能創新。”今天,校長、黨委書記鄒施凱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發出開篇感言。
他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耕”前,回望奮斗的初心與歷程,于成敗中體悟,在思考中升華,有助于謀劃春華的愿景、堅定秋實的信念。只有鑒往知來,才能更好走向成功的彼岸。奔跑在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的追夢路上,惟其只爭朝夕、敢為人先、奮勇爭先,方能破蛹化蝶。只有每一次自我突破,才能完成一次次不凡的超越。《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說,科幻創作的“思想豁然開朗,有小溪流進大海的感覺。”我以為,這種“流進”是創新的賦能。新的一學期,每位教師都要“佩奇”這種發展的創新意識。把奉獻化為習慣、對責任果勇擔當。“家國情懷共同體,追夢路上闊步走,奮斗接力再出發,努力拚搏創三高”這是我對2019年新春發力、奮斗宗旨的理解。
鄒施凱強調:高舉做有文化東中人的旗幟,聚焦“質量、安全、滿意”的辦學目標,致力高質量發展、高品質創建、高效能管理,為創建江蘇省高品質示范高中而努力奮斗。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工作思路。
高質量發展,是追夢的核心目標。他指出,高考終端顯示決定學校的發展態勢。成功是成功之母好辦,失敗是成功之母則被動難辦。東中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壓力山大,容不得半點懈怠與喘息。打足“精氣神”就必須堅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體認,確立名校“質量觀”就必須不甘平庸、爭當強者,闖關奪隘。這都離不開老師的用心、苦心和專情的敬業奉獻精神。高三的高位攀升、高歌猛進,要把大目標落實到每一次的“小確幸”,實現高尖人才重點盯人培養與名校自主招生的精準對接;高二的再次騰飛、再創輝煌,要由常態進入新常態,完成小高考,強化語數外,階段性考試與鹽城聯考,拿出水平、亮出氣勢。四個強化班尤其要考出名至實歸的優績。高一的一抓到底、一鳴驚人,要靠真招、實招,突出針對性、抓早抓實增長點。精準研判新高考形勢,做到“合力拉車、對標掘進”。
高品質創建,是追夢的雙重策勵。他強調,抓住機遇,內驅動力,自求壓力,爭創鹽城首批高品質示范高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邏輯必然,也是現實對我們的重大命題。高品質敦促我們:強化做“有文化東中人”五大特質文化的知行合一,涵養家校情懷、奉獻精神和拼博斗志,樹立起學生的高目標,高自律,高追求,讓文化東中、青春東中、明亮東中的主旋律鏗鏘奏響。在“發展力、課程力、勵志力”上,必須堅定不移執行“另起一行,我是第一”體現適合教育的發展路徑,堅定不移推進“課比天大,教師第一”體現高效課堂的課改主張,堅定不移弘揚“勤能煮海,進可登天”體現立德樹人的勵志驅動。在文化塑人、品質立校中,兼顧融合修養文化和課程文化;放大增效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對創建的權重,完善課程體系的優質特色,推進省機器人課程基地建設。并通師資結構優化、擴大國際辦學、重大工程啟動、智慧校園構建、名人講堂展拓,外顯東中高品質創建的升級。
高效能管理,是追夢的系統保障。管理的有效、高效,決定學校發展無限能量。規范意識、考核意識、合作意識,作為我們管理思想的系統要件,互為生成,彼此促進,是一個融合的整體。強調規范意識,不僅是工作紀律規范、行為習慣規范、師德師風規范,根本在于強化“教學六認真”、“釘是釘,鉚是鉚”的精神。一切工作要以自查無問題、檢查無瑕疵、調查無骨頭為原則。做好平時,規范常規就不怕檢查。教學常規中“有痕跡”的二次備課、手寫筆記是平淡中的真功夫,有布置有檢查、有批改有評講、有校正有補短是日常中的真效果。本學期,三個年級教師正常專項教學聽課督導與檢查、請假與代課的雙向考核、班科考試的考核、師德師風的考核,既是學校管理的系統思維也是底線思維。開學將篤實“三大約束”,考勤將突出“人機結合”,坐班將嚴明“摸機時長”,督查將常態“推門聽課”。
會上,鄒施凱傳達了市局相關專題會議的重要精神,強化新學期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新要求、紀檢監察的硬約束。
講話中,鄒施凱進一步闡明“兩課四建設”的推進考核,對“課比天大、讓學引思;題為命脈、以題導學;問是關鍵、問而學之”進行邏輯辨析,力促大數據學情診斷平臺的全功能推廣。對部分班級就問題,抓薄弱整改;就惰性,抓勵志堅守;就常態,抓超越提升,提出具體要求。并公布本學期各類獎助學金頒發的序時安排。
“面對新學期的挑戰,我們不僅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成現實,更要讓現實走向卓越。”鄒施凱指出,我們都是追夢人,夢想、奮斗、努力是我們永恒的主題。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也很難,但是改變自己才有希望。有道是,實現夢想從今天開始,把握未來從當下做起。相信,只要懷揣夢想、努力奮斗、持續發力,我們一定會取得無愧無悔的業績,贏得高品質示范高中的創建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