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礎,更是我們專注學習、快樂成長的堅實保障。校園食堂是我們每天的“能量補給站”,周邊小吃也承載著不少青春記憶。因此,構筑一道堅實的校園食品安全防線,需要學校、家長和同學們攜手努力,共同踐行“尚德守法,共享食安”的理念。
一、校園食安,我們的共同關注
高中階段正值身體發育和學習沖刺的關鍵時期,吃得安全、吃得營養至關重要。學校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嚴格管理食堂運營,從原料采購、清洗消毒到烹飪留樣,每一個環節都力求規范、透明。
同時,校園食品安全不僅限于食堂之內,也包括我們選擇的每一份外賣、每一包零食、每一瓶飲料。樹立科學的食品安全觀念,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是每位同學為自己負責的“必修課”。
二、尚德:堅守內心的道德準則
“德”是立身之本。對食品行業而言,“德”就是良心。
致學校食堂與商家:請將每一位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用良心做食物。嚴守職業道德,拒絕劣質原料,規范操作流程,讓我們每一餐都吃得放心、吃得溫暖。
致每一位同學:“尚德”也體現在日常選擇中。不購買無照攤販的“三無”食品,既是對不良商家的抵制,也是對自身健康的負責。每一次理性消費,都是在為食品安全環境投票。
三、守法:嚴守不可逾越的紅線
“法”是安全的底線。我國有嚴格的《食品安全法》,學校也有細致的餐飲管理規定。這些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不是束縛,而是保護我們的鎧甲。
食品從業者必須守法經營,承擔起應盡的責任。
同學們也應遵守校規,如不將無安全保障的外帶食品帶入校園、按時在食堂就餐等。這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校園秩序的維護。
四、共享食安,你我都是參與者
“共享”意味著責任共擔。我們每個人都能為校園食品安全貢獻力量:
給同學們的行動建議:
1、爭做“監督員”:在食堂就餐時,留意環境衛生與操作規范,發現問題及時、理性地向老師或后勤部門反映。
2、練就“火眼金睛”:購買包裝食品時,學會查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家等信息,拒絕來源不明的食品。
3、掌握“知識庫”:積極學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識別健康陷阱,遠離“垃圾食品”。
4、養成好習慣:飯前洗手,均衡飲食,不暴飲暴食,以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學習。
給家長朋友的溫馨貼士:
1、為孩子準備營養均衡的家常餐,減少外賣和高油高鹽食品的攝入。
2、引導孩子認識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共同抵制不健康食品。
3、積極配合學校,關注食品安全動態,形成家校協同育人的合力。
學校承諾:
我們將持續加強食堂監管,推進“明廚亮灶”,定期公開食譜與原料來源,歡迎同學、家長和老師們監督,共同打造“陽光食堂”“放心食堂”。
安全健康的校園飲食環境,是我們追逐夢想、奮力拼搏的堅強后盾。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自身做起,將“尚德守法,共享食安”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攜手同心,使我們不僅能共享知識的盛宴,更能守護舌尖上的安全與美好!